
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,同齡孩子已經可以做到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,他們卻不能自己完成洗臉、吃飯、穿衣等日常任務,需要家人長期的幫助與照顧。
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——腦癱兒童,因為過弱的肌力、無法控制的肌張力或是各種異常的姿勢等因素,導致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,無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無法融入社會。
他們是一群被折翼的“天使”。而事實上,這些“天使”只要盡早干預,及時接受系統(tǒng)康復訓練,各方面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激發(fā)和鍛煉,有益于病情康復和融入社會。11月4日,筆者來到衡陽華程醫(yī)院康復中心探訪這群“天使”。
舉手投足都是訓練
“軒軒,看這里,這是不是你最喜歡的玩具琴呀?”
“軒軒,你可不可以彈彈琴給老師聽呀!”
“軒軒,你和老師一起來彈琴好不好?”……
在康復中心的語言訓練室內,醫(yī)護人員正一遍又一遍、不厭其煩地將孩子的注意力一點一點拉回來。在這樣的拉鋸式訓練中,有時候家長沉不住氣了,醫(yī)護人員還依然保持笑容,溫柔的重復:“來,看這里……來,伸伸手……”
“腦癱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,特別是低齡患兒,他們一般只能專注3秒,只能通過指令訓練。”康復中心主任王靈芝介紹,針對每個孩子的具體癥狀,中心將對他們首先進行專業(yè)測評,然后制定個性化方案和康復目標。


來到康復中心的運動訓練室,在一字排開的幾張訓練墊上,醫(yī)護人員正在給患兒進行肢體拉伸訓練。看到中心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情況,不少家長慢慢圍攏過來,先是傾聽,然后偶爾插句話。
“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會有些急躁,后來在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領下也習慣了,他做不了,就慢慢幫他做。”廖女士看著正自己背書包的兒子說,她的孩子已經進行了3年的康復訓練,有時候自己都失去了信心,但醫(yī)護人員還在耐心的在引導,每天這樣工作,讓人敬佩。
通過3年的訓練,廖女士的孩子現(xiàn)在走路越來越平穩(wěn)了,能自己吃飯,自己完成一些簡單的日常任務。
只是比別人慢一點
對于腦癱兒童來說,每一次的伸手,都是漫長康復過程中前進的一小步。對于家長們來說,孩子的一伸手、一蹬腳,都能給他們帶來強烈的驚喜和希望。
“多樣的個性化專業(yè)訓練方案和持續(xù)有計劃的康復訓練活動,有助于提高康復的效果。”王靈芝說,“受疫情影響,患兒們不能到中心進行康復訓練。為了將疫情給康復進程的影響降到最低,中心年后就開始了線上康復指導。”


王靈芝介紹,這些孩子的抵抗力相對較弱,是疫情防控中典型的易感人群,需要更為有效的保護措施。在孩子不能到機構接受康復治療期間,醫(yī)院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在線授課、咨詢的新模式。中心每天安排醫(yī)護人員通過微信平臺以文字、圖片或者視頻講解的方式,為腦癱兒童開展線上康復教學服務和指導工作。
“通過線上的培訓,讓小孩們疫情期間安全得到保障,也可以讓家長學到一些康復知識,對以后的一個康復、家庭指導,都有很大的幫助。”王靈芝介紹。
“她只是比別人慢一點,以前她寫一頁生字要1個小時,現(xiàn)在只要十幾分鐘,一切都在變好。”李女士開心的談著女兒的變化,不管是在疫情期間,還是在中心做康復,孩子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里。有時候看媽媽辛苦,孩子還會主動幫忙,不管是否做的完美,這些變化讓家長堅定了孩子可以融入社會的信心。
日均訓練人次近200人
作為省、市殘聯(lián)腦癱兒童康復定點機構,華程醫(yī)院康復中心自2017年起至今,已為600多名殘疾、腦癱兒童進行了肢體、言語、教育全面康復訓練。擁有國內外先進的康復設備設施。開展了腦癱兒童早期干預、功能測評、康復計劃制定、穴位注射、水療、高壓氧、運動療法、腦癱肢體綜合訓練、姿勢矯正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訓練、作業(yè)治療、物理因子治療、中醫(yī)針灸推拿、引導式教育、言語認知交流訓練、心理咨詢、矯形器適配等近幾十項康復訓練項目,日均受訓人次150—200人。


由于各種原因,特殊兒童失去了正常的心智能力,喪失了讓他們正?;耐饨绛h(huán)境和家庭環(huán)境,喪失了幫助他們走回正?;涣鞯耐緩剑麄円蚕裾和粯涌释篮玫纳?,他們一樣值得擁有很好的生活。在有效康復訓練的過程中,中心特別注重家長康復知識培訓及健康宣教,設立家長培訓學校,定期開展家屬培訓、創(chuàng)造與社會孩子共同參與“我上一年級”夏令營小小職業(yè)體驗等活動,讓腦癱孩子融入社會活動,全方位的幫助患兒實現(xiàn)功能恢復、生活自理、回歸家庭走向社會。
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
寶寶四個月了還豎頭不穩(wěn),不會抬頭,七個月還坐立不穩(wěn)、一歲半不會說話、不會走路……王靈芝提醒,當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家中寶寶發(fā)育異常,應及時進行檢查,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,早診斷,早治療。
“腦癱發(fā)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。”王靈芝介紹,造成的病因多為產傷、新生兒核黃疸、腦缺氧、早產等;主要癥狀是肌張力增強,外展困難,重者可見肌肉強直、攣縮、關節(jié)保持屈曲姿勢。輕者可見手的精細動作差,行走時腳后跟不能著地。此類患者多伴有言語發(fā)育、構音障礙以及斜視,約1/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礙。
王靈芝表示,2020年度殘疾兒童康復工作現(xiàn)已列入了我省、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,華程醫(yī)院康復中心以此為契機,將進一步做好殘疾兒童康復訓練。凡衡陽地區(qū)戶籍(含區(qū)、縣、鎮(zhèn)、鄉(xiāng))0—14歲腦癱兒童、腦外傷恢復期、腦損傷綜合癥、肢體殘疾患兒、肢體運動障礙或有姿勢異?;純骸l(fā)育遲緩患兒可帶相關到華程醫(yī)院接受免費康復訓練。